晉美彭措法王之殊勝心子 大堪布希阿榮博上師 開示:


    上師是藏語“喇嘛”的意譯,指佛法上的老師,或稱師父。


 從向外馳求,轉向回歸自性,在這個轉變發生的那一刻,我們便開始準備與上師相逢了。


因為習慣於按自己的偏好解釋文字背後的涵義,思維也總是跳不出自我的窠臼,如果沒有上師的協助,我們自行閱讀、思考或按圖索驥地修煉,很難圓滿證悟本性。


能準確闡述經論意旨、啟發思考並應機給予點撥的上師,是我們學佛路上必不可少的道友。 在此基礎上,上師本人若有證悟成就則能指導弟子更加迅速、直接而貼切地獲得修證體驗。釋迦牟尼佛曾說:過去諸佛沒有一位不是依靠上師而成佛,賢劫千佛也都依靠上師獲得究竟證悟。 如果我們有佛菩薩的智慧洞見,就會看到今生今世與上師的相逢,是我們在輪迴中最圓滿、最溫馨的經歷。


……


    毫無疑問,我們都是真心想學佛、想解脫,否則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和不信任的年代裡,我們不會選擇修行這樣一條難行之道,也不會心甘情願接受上師的指導。 問題是我們低估“我”的狡詐、頑強,以及為了自保而無所不用其極的能力。“我”會隨時跳出來,破壞我們跟隨上師學習佛法的因緣。為什麼它如此不喜歡上師呢?


佛法修行的結果就是斷除對“我”的執著。    雖然真正的上師不會貪執錢財,但從弟子的角度來說,很多人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執著莫過於錢財,見到上師而能把自己最執著的東西送出去,表示你願意放下對物質的貪執,接受上師的教導。 這不僅是削弱我執的有效方法,也是積累資糧的方便之道。 如果你是為了做給別人看,那麼供養上師很多財物也不一定就有大功德。


五體投地的頂禮,一方面表示你決心放下傲慢和成見,把自己擺在最低的位置,坦然接受一切,不再擔心摔跤和失去;另一方面也能積累巨大的福德資糧。佛經中說,佛陀三十二種寶相之一的無見頂相,便是因恭敬頂禮具德上師而來。


拜見上師時供養和頂禮都有明確的象徵意義,表示我們準備好放下我執,這是與上師相處時應有的心態,也是「自我」不喜歡上師的原因。 在上師面前,沒有「自我」的立足之地。


   ……


 現實生活中,人們通常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態面對上師? 首先,在見到上師之前,已經有了很深的成見。上師應該仙風道骨,儀表堂堂,成熟又單純,威嚴而慈祥;上師應該有求必應,在我們沮喪的時候給予安慰,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;上師應該適時顯露神通,以博弟子的歡心,使他們不致於因為修行枯燥無趣而退了道心……我們就是帶著這麼多的“應該”去見上師的。如果實際情況與預想的不同,我們便感到失望,甚至開始懷疑上師是否真有德行。


……


如何辨別真正的上師,《普賢上師言教》中講得很清楚。 在末法時期,雖然如續部經典中所說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師極為難得,但作為 合格的上師,至少應該滿足以下條件:首先是具有無偽的菩提心,其次是精通教法,能應弟子的需要完整傳授某一解脫法門,第三是戒律清淨。 而判斷一位修行人是否具備金剛上師的資格,其密乘戒清淨與否就要擺在第一位。 “金剛上師”並不像“堪布”、“活佛”、“仁波切”那樣是一種頭銜或稱謂,它代表的其實是上師與弟子之間的一種關係。 當上師為你灌頂、講解續部教言或傳授密法訣竅時,他與你之間的關係便成為金剛上師與弟子的關係。如果上師本人密乘戒不清淨,法脈傳承到他那裡就中斷了,他又拿什麼來為你灌頂、講解和傳授呢?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上十分用心,吃頓飯、買件衣服都當大事;可在選擇上師的問題上卻非常盲目大意,似乎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是他的上師,只要“自我”告訴他:有了一位“上師”會讓他感覺自己更完整。


……


   一個人會值遇怎樣的上師,這既取決於個人的發心及與上師的因緣,又與同時代眾生的共同業力相關。 當年,釋迦牟尼佛直接以佛陀的形像出現在世間引導眾生,而在佛滅度後,眾生由於福報減小,只能看見佛以阿羅漢的形象示現;阿羅漢之後是班智達利益眾生;到現在末法時期,眾生眼裡只能看見普通人,佛便以普通人的形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。 就個人而言,沒有宿世的福報,今生不可能值遇賢善的上師,而內心不清淨,真佛現前也不會見其功德。


所謂觀察上師也是觀察自心。 我們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心去拜師求法的?是為了解脫還是為了別的? 是希望所有眾生都今生得安樂、來世得解脫,還是只想自己早日脫離輪迴的痛苦?是想了解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諦,還是想獲得某種靈修體驗或者擁有某種新的身份? 若自心清淨,佛陀即使以普通人形象示現,你也能認出他是佛;若自心不清淨,再好的上師你也看不出他的好。佛陀的表兄弟提婆達多和善星比丘,跟隨佛陀幾十年,始終就認為佛陀不如自己有見地、有修證、有功德。 佛以何種形象示現,這與眾生的共業有關;而在你眼裡上師是佛還是凡夫,則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福報和智慧。


……


   此外,師徒之間是否心靈相契也很重要。藏語中把拜師學法稱為“喇嘛啦登巴”。 “登巴”指依靠,心裡堅信依靠上師必定解脫。 各人與上師的緣分不盡相同,有人初見上師或僅僅聽到上師的名字就會有強烈感應,像米拉日巴尊者第一次聽人提起大譯師馬爾巴羅扎,就對這位不曾謀面的上師生起了無比的信心;也有人是通過不斷與上師接觸,增進了解而逐漸建立起信任。 有的弟子能長期跟隨在上師身邊學法,像麥彭仁波切的弟子沃莎隨侍仁波切三十七年,朝夕相處直到上師圓寂;有的弟子在上師面前求法、聽法一段時間後,就不得不離開,阿底峽尊者曾向一百多位上師求法,善財童子也曾走遍名山大川尋訪眾多善知識。然而不論身體離上師是遠是近,只要內心保持與上師的默契溝通,理解、領悟、牢記他的教誨,在心靈深處感念他的功德和恩德,就能領受到上師源源不斷的加持。 這便是跟隨上師修學佛法,依靠上師趣入解脫。


……


   因觀察而不急於跟上師親近,與因成見而對上師失望,是兩回事。 你究竟是不抱成見地觀察,還是感覺上師與你所期望或迷戀的形像不一致? 有時候,上師會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人失望的形像出現,挑戰你內心的開放能力。 你 如果希望上師威嚴,則很可能看到他頑童氣質的一面;你以為上師和風細雨,他則會表現得嚴厲苛責;你覺得上師應該超凡脫俗、與眾不同,他就會像個普通人一樣 打嗝、剔牙、生病、衰老。一心想求即身成佛要訣的米拉日巴尊者見到上師馬爾巴時,馬爾巴正在地里幹活,他是個不起眼的農夫。名滿天下的大學者那諾巴求見上 師帝洛巴時,帝洛巴正在窩棚裡吃魚,他是當地人所公認的瘋乞丐。跋山涉水、歷經磨難的常啼菩薩最終見到上師法勝菩薩時,法勝菩薩正在宮殿裡享受妙樂。這樣 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

上師們看來套路都差不多,上來先打破你的成見,讓你悵然若失、不知所措,讓你認識到成見的虛妄可笑,尤其是對你指望能傳授你解脫之道的那個人抱有成見。


……


   沒 有被上師的顯現嚇跑,你留了下來。這也許是很久以來第一次,你抵制住自我的誘惑,沒有被它牽著鼻子走。這失敗讓驕傲而狡猾的自我無論如何也不甘心,於是它 立刻使出新招,向你道喜說:“現在你已經成為這位重要人物的弟子,你的福報非常人可比。你不僅比一般的凡夫俗子更高明,也比其他宗派的佛教徒更尊貴。 你是上根利器,萬裡挑一。”如此吹捧之言,你聽起來卻頗為受用。 讓你感覺自己很重要,是“自我”慣用的伎倆。


……


  “自我” 說:“上師對每個人的解脫都至關重要,一定要給上師留下好印象。”於是你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,希望博得上師的青睞。 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:自己本來心浮氣躁、傲慢生硬,但一到上師面前,整個人就平靜、柔和、喜樂起來。如果這種轉變是自然流露,當然再好不過。經論中對弟子在上師身邊的言行軌範有詳細的開示,比如態度要謙遜溫和,姿勢要恭敬調柔,不可輕浮張揚、無所顧忌等。 對 一般人來說,這種種寂靜的威儀是需要刻意模仿,才能慢慢學會的,所以只要心裡是真恭敬,一開始在上師面前有點做作也很正常。我的一位弟子每次見到我都畢恭 畢敬、誠惶誠恐,言行舉止顯得有些誇張,常常讓旁邊的道友發笑。雖然作為上師的我並沒有什麼功德,而他真誠的恭敬心有巨大功德,所以我非常讚歎隨喜他。 但如果你只是裝模作樣,想表現得比別人更穩重、大方、有見識、有心胸,好讓上師對你另眼相待,則很難與上師相應。每個人的性格不同,與上師的緣分不同,見到上師也會有不同反應:有人放鬆,有人拘謹,有人魯直,有人細膩。 不管怎樣,只要是單純而坦白就比較容易與上師相應。


……


    有句話說:千江有水千江月。上師心若是空中圓月,各人心中的江河愈平靜清澈,映出的月影就愈皎潔圓滿,污物漂浮、波浪洶湧的江面倒映出的月影必是染污零亂的。所以寶月一輪當空,江月各自不同。然而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,只要江中有水,不論清淨污穢,都能映出月影。 一江有月,千江有月。 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與上師相應,也不必擔心其他人與上師接觸會減損自己與上師的相應。 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,實踐中卻常常成為大家修行的障礙。 有時候,其他人若比你更接近上師,會讓你感覺不舒服。如果有可能,你甚至會阻礙上師與其他信眾交往。 你相信這種帶排他性質的貪執就是對上師的信心,而實際上,它只會妨礙你與上師、與道友之間的交流。 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領會上師的意趣。


    清淨的信心是開放平等的,不會排斥其他道友,也不會排斥其他具德上師。當你能做到絕不捨棄已有的上師時,若值遇其他有緣上師,仍然可以前去依止。不是每個人只能有一位上師。上師不是某位弟子的專利,同樣,弟子也不是某位上師的專利。有些信心清淨的修行人,由於因緣和修法的需要,會依止隨學眾多善知識,而絲毫不起衝突或退失信心。 到底是依止一位上師好還是依止多位上師好,這完全看你的信心是否清淨。 如果見到新上師就捨棄原來的上師,則會失去所有上師的加持。 捨棄一位上師等於捨棄一切上師。


……


    弟子的所作所為皆為令上師歡喜,這樣的動機無疑是純正的,不過有時“令上師歡喜”卻會成為我們固執己見的藉口。 當我們認定自己所做之事正確無誤時,會比平常更固執;而對虔誠的我們來說,沒有什麼比讓上師歡喜更正確的事了,所以我們一旦認准自己的方式合乎上師心意,就很難再接受其他人的不同意見和做法。然而道友之間,尤其是金剛道友間的和睦相處極為重要。 金剛道友是解脫路上直至成佛不離不棄的同行者。 金剛道友鬧矛盾會擾亂上師的心,對上師的住世和弘法利生事業製造違緣。出發點是“令上師歡喜”,最後卻犯下如此嚴重的過失,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惋惜!究其原因,還是“我執”在作怪,什麼都有可能被“我執”利用,即使最良善的動機也會成為修行的障礙。


    《時輪金剛》中明確指出,十四條密乘根本戒中關係到上師的有三條:不擾亂上師心,不違背上師教言,以及金剛道友間不相互嗔恨。這第三條戒律常被人忽視。人們只知道上師是嚴厲的對境,卻不知道金剛道友之間關係緊張、破裂直接關乎上師,因此也是嚴厲的對境。 我們若有機會與其他道友共事,一起為上師、為佛法做點事情,應該珍惜這份福報和緣分,隨喜道友的發心和行為。即使有意見分歧也可以溝通解決。


很多時候,為了護持他人的善心、善念,成全他人的善行,不僅我們自己的意見、方式可以放棄,甚至我們所做的“善事”或“正確的這件事”本身也可以放棄。 我們不必堅持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。如果參與者都能夠通過共事減輕煩惱、增加法喜和道心,就是完滿了。


……


    然而,如果你認為這輩子只要跟著上師就不發愁了,把一切都心安理得交由上師決定,這樣做可能並不完全正確。你也許只是不想對自己負責罷了。 我們這些人,無始以來上天入地,什麼都見過了,生生世世的煩惱傷心,一轉臉,又忘了,再來,還是渾渾噩噩糾纏不清。釋迦牟尼佛說過:“吾為汝說解脫道,當知解脫依自己。” 自己不下功夫,總想著上師會像扔石頭一樣把你扔到極樂世界去,上師能力再大、悲心再懇切也無法滿足你這個願望。


……


   上師的加持無所不在,生活中的一切際遇都是諸佛菩薩的加持。這意味著我們決心直面生活的實況,選擇把順境逆境都看作修行的途徑。但是,對有些人來說,“上師的加持”也許恰恰意味著可以不直面生活的實況。 你希望有一種方法,有一個人,能帶你超越這瑣碎而低俗的人生,進入到一個全然不同的美妙境界。世俗的事務不再讓你感興趣,這究竟是好是壞呢? 如果你仍然想要成為,想要得到並且保有,不論目標是世俗的功名利祿、情感慾望,還是非世俗的名聞利養、神通境界,背後的行為模式都是一樣的。你不過試圖用另一套東西來強化我執。


   ……


    佛法強調聞思修並舉。聞思的同時,我們要修法,要用親身體驗去印證佛法的教義。 對剛入門的人來說,實修往往充滿神秘感和吸引力,但當你滿懷躍躍欲試的熱情,請求上師授予那傳說中奇妙無比的高深法門時,他要么微笑不語,要么建議你去磕頭、持咒,或做其它諸如此類、再平凡枯燥不過的事。你簡直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樣打擊你的積極性。 難道不需要做點兒什麼與眾不同的事就能成佛嗎? 難道磕頭、持咒與開悟有必然聯繫嗎? 你開始懷疑上師是否真的願意教給你任何有價值的東西。 “自我”就是這樣,只要不如所願,很容易就陷入猜忌當中。 你想有所作為,想超凡脫俗,這都是“自我”成就欲的表現。


……


   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,不要企圖非凡,這是上師要傳達給我們的第一個信息,可我們往往要在吃盡苦頭之後,才會明白這個道理。所謂“平常心是道”。 上師建議我們持咒、磕頭、修加行,原因之一就是讓我們逐漸放下各種不切實際的想法,消退好高騖遠的衝動,在平實中體會修行的滋味。 你 看《金剛經》裡第一段寫道:佛陀與弟子在舍衛城外的樹林裡靜坐,到了吃飯的鐘點,便穿好衣服,拿上碗去城裡挨家挨戶乞食,回來吃完飯,疊好外衣,收起碗, 把腳洗洗乾淨,拍拍坐墊,繼續靜坐。圓滿無上正等覺、堪受人天供養的佛陀,過的就是這樣平實的生活。等幾百萬遍心咒念完、十萬個大頭磕完,儘管你可能還是 觀想不清佛菩薩的形象和壇城的細節,但是你的心安靜多了,不再成天玩弄“即身成佛”、“大圓滿”、“大手印”之類的概念,也不再野心勃勃,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。修行對你來說,是次第而行,是平凡而具體、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,像吃飯、睡覺那樣。    


釋迦牟尼佛說:眾生皆具佛性,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。 佛性、本來面目、心性等等都指向同一個東西。 它如如不動,一直就在,不是要等到未來某個時間點才會出現,也不是從上師那裡移植過來。 上師能做的只是幫助你把背包裡不必要的破爛什物都扔掉 (看看你這一路走來竟帶了多少不必要的行李!),直到裹在其中的如意寶珠露出來。


    起初,米拉(密勒)日巴尊者到馬爾巴上師那裡一心想求即身成佛的法門。他認為必有一種方法是“晝修晝成佛,夜修夜成佛”,能夠像點金劑點石成金一樣,把他從凡夫頃刻間變成佛。他以為上師必定會一口答應他的請求。 但是他錯了,無論他做什麼都得不到上師的肯定。除了打罵,上師連半句口訣也不傳給他。 ……


每次房屋即將竣工,上師都會一頓痛打,命令他重建。 他的背爛了,“法”的影子卻依然看都看不到。 就這樣日復一日,苦難、委屈、瑣碎的勞作 磨掉了他的傲慢和浮躁,也平息了他急於求成的衝動。他不再以為往昔的業障是隨便說說就能清淨的,也不再奢望即身成佛,他甚至放棄了繼續求法的打算,準備一死了之。 而就在這時,他和上師之間的障礙清除了。


上 師終於同意向他傳法。上師說:“為了淨除你的罪業,我叫你來建築息、增、懷、誅的房屋。我把你從灌頂的會座中趕出去,又做了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,可是你不 起絲毫邪見。這表示將來你的弟子和法統學道時能具足信心、精進、智慧、慈悲等一切弟子應具的條件;修道之時,皆能於此生無大貪著,有忍苦精進修行的毅力; 最後生起覺受證解,具足慈悲和加持,成為圓滿具相的上師。”     佛陀的教言可以通過文字流傳下來,而佛法的真諦只存在於上師心裡。 它的傳承只有一條途徑,那就是「以心傳心」。當你放下成見、偽裝和打算,不再牽掛、焦慮和希求,你的心才真正敞開。 只有到這時,你才有可能去接收上師一直在試圖傳遞給你的信息。


   ……


我們認為自己相當開放,沒有多少分別心,可當上師吩咐我們去做什麼,第一反應仍然是要判斷,有時還會因為不認同而猶豫或拒絕。不是說我們不信任上師,而是無始以來形成的習氣,遇事一定要作評判,稍有不順就要反彈。問題就在這裡。 上師是我們決心恭敬、友善相對的人,對他尚且如此,對其他人、其它事會有什麼反應可想而知。 因此,上師讓我們以他為對境,學習以開放、柔韌的心待人處事。 “不違背上師教言”,不是要樹立上師的權威,而是為了培養我們平靜接受一切際遇的能力。


……


    從扭捏作態、浮想聯翩,到落到實處修行,上師不露痕跡地幫助我們調整心態。 隨著修行的不斷長進,我們與上師的情義更加深厚溫馨。上師是佛,但他並不是那廟堂之上金色臉龐的偶像。 面對上師,我們既有對佛陀的恭敬,也有對另一個生命的發乎真情的關愛。 佛菩薩遊舞人間,示現如凡夫般的生老病死、喜怒哀樂。這一切都大有深意。


……


   因為往昔積累福報,我們才得以在今生見到自己的上師,然而,這樣的相逢很短暫。世人常說:子欲養而親不待。上師雖然不像世間的父母那樣需要我們養老送終,但上師在世時,我們應當精進依師教言修持佛法,盡己所能地讓上師歡喜。


對上師,願我們不要留下太多遺憾。    與上師相聚,時間並不多;此生為人,時間並不多。


   上師在世間停留不是因為留戀,他是不忍離去,想著要幫助我們了悟:我們的心和他的心一樣其實已經在光明中。


當我們逐漸敞開心扉,學會恭敬而親密地對待周圍的一切,與己、與人、與世界不再頻發衝突,我們會明白:這份單純和坦白都是上師手把手教會我們的。


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、事、物,哪怕是剛才拂面而過的清風,或是路邊的一草一木,都帶著上師的氣息。在我們感知它們的開放、溫柔的心中,有著上師引導我們一路走來的印跡。 這時,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上師的加持的確無所不在。


    願我們時刻銘記上師三寶的功德,憶念上師三寶的恩德!


希阿榮博堪布口述,弟子筆錄於藏歷土鼠年 十月二十一日 地藏王菩薩節日(公元20081218 )完成。    願這篇文章對大家的修行有所幫助!願大家對上師三寶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!


 


 


本文節錄自  走出修行的誤區——關於上師和弟子


( 對有心修行者極殊勝的一篇開示  用心好好花些時間看完 真的會消業障的! )  全文詳見  


http://www.buddhanet.idv.tw/aspboard/dispbbs.asp?boardID=2&ID=21051&page=1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田明忠 的頭像
    田明忠

    田明忠

    田明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