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近三千年前,佛陀給了某位國王一些忠告;對於現今事務太多而忙不過來的人而言,這些忠告依舊適用。一方面,佛陀很同情國王管理國家的任務繁重,伴隨而來 的責任與義務也很艱巨;另一方面,佛陀也很清楚,不論國王如何努力,他很難每日、每夜都修持菩薩行。所以,佛陀建議國王對證悟成佛生起強烈的願心與渴望,在心中儘量地生起願菩提心,並隨喜他人的善行。佛陀肯定地告訴國王,將這些修持積聚的所有福德回向給自己的證悟,如此一來,他不僅能成功履行王室的職責,還能成就做為菩薩的責任,而且積聚無量的福德。

  生起菩提心,並不單純只是對那些我們認為需要幫助的人生起憐憫之心而已;比起衷心希望救度眾生的願菩提心而言,關懷他人的福祉是一種比較低程度的悲心。引介真諦給予眾生,揭露並拆解纏縛他們的迷惑之網,或令他們由作繭自縛的自我局限中解放出來,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禮物嗎?在祈願令一切眾生解脫,以及希望提供街頭流浪兒童一頓熱飯之間,兩者根本無從比較。

  想像喜馬拉雅山中的某個洞穴裏,有位瑜伽士在靜坐禪修。他日復一日地修持相對菩提心,然而在此同時,他周遭山村裏的嬰兒們正以可怕的速度因饑餓死亡。 這些嬰兒顯然需要迅速而實際的援助,可是這位瑜伽士依舊在他的山洞裏,思惟他多麼希望能引領所有的嬰兒、他們的父母親與一切有情眾生都證悟成佛。無論從世俗的角度看起來多麼怪誕,但這位山洞隱士遠比最終提供人道援助的國際組織更值得禮敬。為什麼?因為真誠且由衷地希望他人證悟成佛,是驚人地困難;只是提供食物、藥品與教育,則容易得多。不理解證悟真正價值的人,很難接受這種看法。
  寂天在《入菩薩行》第一品中指出:
  是父抑或母,誰具此心耶?
  是仙或欲天,梵天有此耶?[]

  (是父親或是母親,或者還有誰有這樣饒益眾生的心呢?是欲天還是諸仙,難道修四無量的梵天發得起這種願心嗎?)

  解救身體的病苦是一種世間行,而且只能短暫地解除痛苦;籌畫一切眾生的解脫,則是永久解決所有痛苦的方案。相對於僅給予我們短暫喘息的人,我們對那些希望永遠除去我們所有痛苦的人,難道不應該更加感謝嗎?遺憾的是,大多數的人都未能覺察這兩者的不同,因為我們從未誠摯地希望他人達到證悟。如果有人提供 我們一張通往證悟的單程票,我們一定緊抓在手中,根本不會想到要送給他人。

  設想你得到了一劑靈藥,喝下去就能獲得天眼通與遍知力。你會把它全部喝下去,還是會與他人分享?在你決定之前,想一想,修行者如何經常嫉妒那些看似比自己更精進的法友。或者,當得知另一位同修接受了一個你未被邀請的更高法教時,你有多麼嫉妒。 如果心中生起真正的菩提心,你會開心地看到朋友們如此努力修持,並隨喜他們所得到的一切教授。有一點很容易被遺忘,那就是假如有任何人證悟成佛了,就表示你的希望與祈願終於實現了。


 


【節錄自 前行指導《不是為了快樂》9:生起菩提心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田明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